2009年11月28日星期六

英译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李劼人长篇小说<<死水微澜>>节译

李劼人选集封面
李劼人成都旧居


英译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李劼人长篇小说<<死水微澜>>(节译)


死水微澜




■李劼人 著




第一部分序幕 一 至今快四十年了,这幅画景,犹然清清楚楚的摆在脑际:天色甫明,隔墙灵官庙刚打了晓钟,这不是正好早眠的时节?偏偏非赶快起来不可,不然的话,一家人便要向你做戏了;等不及洗脸,又非开着小跑赶到学堂——当年叫作学堂,现在叫作私塾。——去抢头学不可,不然的话,心里不舒服,也得不到老师的夸奖。睡眠如够的一个小学生,既噪山雀儿般放开喉咙喊了一早晨生书此不,还包得定十早晨,必有八早晨,为了生书上得太多,背不得,脑壳上挨几界方,眼皮着纠得生疼,到放早学回家,吃了早饭再上学时,胃上已待休息,更被春天的暖气一烘,对着叠了尺把厚的熟书,安得不眉沉眼重,万分支持不住,硬想伏在书案上,睡一个饱?可是那顶讨厌,顶讨厌,专门打人的老师,他却一点不感疲倦.,撑起一副极难看的黄铜边近视眼镜 ,半蹲半坐在一张绝大绝笨重的旧书案前,拿着一条尺把长的木界方,不住的在案头上敲;敲出一片比野猫叫还骇人的响声,骇得你们硬不敢睡.




Ripples across stagnant waterOne of the Earliest Vernacular long Stories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中国最早的现代汉语文学白话长篇小说




The prelude to the first part :That scene still remained vividly in my mind even after four decades.It was at dawn that the bell of Linguan Temple next door had just begun to ring。 Was It a good time for me to have a refreshing morning's sleep, ? Why did I have to get up quite early and hurry up, off to school!" in the morning? Otherwise, my family members would give a loud snort. I couldn’t even wash my face before I had to trot to school – which then we called “ the school, “and now called “ the private school.” - -- to get top scores in the imperial exams , otherwise, I would feel uncomfortable and couldn’t get the teacher's praise either. If a primary student who had got enough sleep would read the new texts loudly at the top of his voice like a tit for the whole morning, perhaps that was what would happen every morning for 10 days ,if not it would happen at least like this every morning for 8 days .Because I couldn’t recite the excessive text assignments , the teacher beat my head with a bamboo ruler. Then I felt too pain when he pinched my eyelids . We went home after the early classes were over. Eating breakfast and then going back to school, I wanted my stomach to rest .Even more I was bathed in warm sunlight spring and facing a foot thick stack of the books which I had studied, How could you resist the temptation of sleep without closing your eyesI? I was so tired that I couldn’t hold out any longer .How would I like to have an enough sleep with my head bent over my desk.? ?The most horrible teacher who specially liked beating students was not feeling tired at all .Wearing a very ugly brass framed myopic glasses and sitting on his heels before a big heavy writing desk, he constantly flapped the desk with a foot-long bamboo ruler. Its flapping sound which was also terrifying than the wildcats ’mew, you were almost scared out of your sleep.




还每天如此,这时必有一般载油、载米、载猪到杀房去的二把手独轮小车,——我们至今称之为鸡公车,或者应该写作机工车,又不免太文雅了点——从四乡推进城来,沉重的车轮碾在红砂石板上,车的轴承被压得放出一派很和谐,很悦耳的“咿咿呀呀!咿呀!咿呀!”.




These things that occurred almost everyday when at the time there definitely appeared to be two -handled wheelbarrows passing by fully loaded with rapeseed oil, rice or pigs to the slaughterhouses ---- we could have called it a cock wheelbarrow .Or it should be written as a “mechanic wheelbarrow” .But it was far too gentle. ----or the peasants pushed the wheelbarrows down into the city’s streets from the countryside all around, their heavy wheels ran over the red gravel stone road .The front wheel bearings when they were squeezed would make a very harmonious, and pleasant sound “yi-yi-ya-ya!” .




咿呀?只管是单调的嘶喊,但在这时候简直变成了富有强烈性的催眠曲!老师的可憎面孔,似乎离开了眼睛,渐远渐远,远到仿佛黄昏时候的人影;界尺声也似乎离开了耳朵,渐细渐细,细到仿佛初夏的蚊子声音,还一直要推演到看不见听不见的境界。假使不是被同桌坐的年纪较大的同学悄悄推醒,那必得要等老师御驾亲征,拿界方来敲醒的了。




Although Yi-ya-yi-ya sounded just like a monotonous shouting, yet at this moment it turned into a very strong lullaby ! The teacher’s odious face seemed to leave my eyes, further and further away , far into the shadow of a human figure at dusk ; The flapping sound of his bamboo ruler would have left the ears, gradually becoming smaller fine, down to the mosquito sound like it in early summer, but it also had to be deduced to the unheard and the invisible realm. If I wasn’t pushed awake by my classmate whose age was older than me sitting beside me 。The teacher would come: and tap his bamboo ruler against the desk to wake me up .




虽只是一顷时的打盹,毕竟算过了瘾。夫然后眼睛才能大大睁开,喊熟书的声音才能又高又快,虽是口里高喊着“天地元黄”,“粗陈四字”,说老实话,眼里所看的,并不是千字文、龙文鞭影,而清清楚楚的是一片黄金色的油菜花,碧油油的麦苗,以及一湾流水,环绕着乔木森森,院墙之内,有好些瓦屋的坟园。




Although I only took a short snooze , after all, I enjoyed myself to the full. And then with both wide-open eyes, I could read those familiar texts faster and louder. Though I shouted about "Heavy Earth Element Yellow ", "Cu Chen Four Character” " frankly speaking, instead I saw ” the Thousand Character Classic (Qian zi wen), ” and” Dragon Textbook (Longwen bianying) ”, what I clearly saw was a vast stretch of golden rape flowers, lush green wheat seedlings, as well as a meandering brook flowing around the walls of graveyard in which were quite a number of Tile-roofed Houses surrounded by dense trees.




至今还难以解释,那片距城约莫二十来里的坟园,对于我这个生长都市的小孩子,何以会有那么大的诱惑!回忆当年,真个无时无刻不在想它,好象恋人的相思,尤其当春天来时。




So far it was Still difficult to explain, why the graveyard about 20 li from the town , was such a strong temptation to a boy like me growing- up in urban Chengdu! In casting back to those years, it was constantly in my thoughts like yearning between lovers ,especially when spring came.




在私塾读书,照规矩,从清早一直到打二更,是不许休息的,除了早午两餐,不得不放两次学,以及没法禁止的大小便外;一年到头,也无所谓假期,除了端阳、中秋,各放学三天,过年放半个月,家里有什么婚丧祝寿大事,不得不耽搁相当时日外。倘要休息,只好害病。害病岂非苦事?不,至少在书不溜熟而非背通本不可之时。但是病也是不容易的,你只管祷告它来惠顾你,而它却不见得肯来。这只好装病了,装头痛,装肚子痛,暂时诚可以免读书之苦,不过却要装着苦相,躺在床上,有时还须吃点不好吃的苦水,还是不好!算来,惟有清明节最好了,每年此际,不但有三天不读书,而且还要跑到乡下坟园去过两夜。这日子真好!真比过年过节,光是穿新衣服,吃好东西,放泼的玩,放泼的闹,还快活!快活到何种程度!仍旧说不出。




Studying in a private school class, according to the rules, from early morning to begin to sound the day watches (around 2 o’clock p.m.) ,we were not allowed to rest .With the exception of two meals (breakfast and lunch) , our classes had to be over , and things such as the toilet could not banned; all year-round, it made no difference whether we had holidays or not , in addition to holding a three-day holidays for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and Mid-Autumn Festival, , we took the Chinese New Year holiday of half- month per year. . When those special events such as " birthday congratulation, weddings, funeral arrangements.happened at home... , we had to delay for some time. If you wanted to rest, so you had to pretend sickness. In case you really did so, wasn’t it a bitter job for you? No, at least when you were required to memorize the whole textbook though you were not able to do it, . But illness was not really easy thing for anyone You just prayed it to graciously patronize you. and it was not willing to. Thus you had to pretend sickness such as headache and stomachache . True this would enable you to avoid hard studying temporarily. However you had to assume a pitiable look, lying in bed .Sometimes you had to taste some unpalatable bitter herbal soups. This was still far from ideal. I thought the Qing Ming Festival was best for me . Every year this time, we not only had three days without reading , but also went on our countryside trip to the graveyard where we would spend two nights . This was really a good day much happier than the Chinese Lunar New Year which was just to wear new clothes, eat something Delicious ,play and make noise in a wanton way. But we still couldn’t tell you exactly to what extent how happy we were!




只记得同妈妈坐在一乘二人抬的,专为下乡,从轿铺里雇来的鸭篷轿里,刚一走出那道又厚又高的城门洞,虽然还要走几条和城里差不多同样的街,才能逐渐看见两畔的铺面越来越低、越小、越陋,也才能看见铺面渐稀,露出一块一块的田土,露出尘埃甚厚的大路,露出田野中间一丛丛农庄上的林木,然而鼻端接触到那种迥然不同的气息,已令我这个一年只有几度出城,而又富有乡野趣味的孩子,恍惚起来。




I would remember sitting with my mother in a duck canopy sedan chair rented from the shop specifically for rural areas, lifted only by two-persons .Just out of the gate of the high and thick city walls, although we would walk through several streets which were the same as in the town ,the shop fronts on both sides of the street that we could see would become lower, smaller ,and more and more simple and crude, then sparsely scattered until stretch s of land ,dusty roads, and villages surrounded by dense trees clustered in the middle of fields were revealed. However what I breathed with my nose was very different outdoor rural atmosphere than the air in the town ,which made a boy like me, had a fascination for the life of rural areas, who was only several times a year out of the city ,.into an ultimate trance.




啊!天那么大!地那么宽,平!油菜花那么黄,香!小麦那么青!清澈见底的沟水,那么流!流得漍 漍 的响,并且那么多的竹树!辽远的天边,横抹着一片山影,真有趣!




Ah! So Vast as the Sky appeared in front of me .What a large endless plain! Just awestruck by a vast stretch of golden rape flowers as well as the sweet fragrance.!Such a brilliant emerald green of young wheat !.The bottom visible limpid water went gurgling on.in the ditches of paddy fields And there were so many bamboo trees! The distant blue mountains casted their blurred shadows on the horizon. It was really interesting .




《死水微瀾》名列 世紀百強 第 17。作者李劼人(1891~1962),中國小說家,翻譯家。原名李家祥。四川成都人。中學時代大量閱讀中外文學名著,擅長講述故事。1912年開始寫作,1915年以後,任《四川群報》主筆和《川報》社長兼總編輯,寫了大量時評、雜文和近百篇文言、白話小說,內容多為暴露社會生活的陰暗面。1919年6月,參與發起少年中國學會成都分會,年底去法國勤工儉學,並學習和研究法國文學。1925~1933年先後在成都大學、四川大學任教,翻譯、改譯法國文學作品,創作了《編輯室的風波》等10餘篇短篇小說。1935年起筆、1937年完成的各自成篇又互為連續的長篇歷史小說《死水微瀾》、《暴風雨前》和《大波》,是他的代表作。3部作品比較完整地反映了從甲午戰爭到辛亥革命十幾年間四川的社會風貌和歷史變革,具有濃郁的時代氣氛和地方色彩。廣博的社會知識和風土人情的描繪,使作品體現了鮮明的中國氣派和獨特的藝術風格。1921~1949年,他還翻譯法國文學作品20餘種,主要有莫泊桑的《人心》,都德的《小東西》,福樓拜的《馬丹波娃利》、《薩朗波》,法萊士的《文明人》,羅曼8226;羅蘭的《彼得與露西》等。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李劼人選集》1~5卷。注:1。我硬译了“天地元黄”(Heavy Earth Element Yellow)肯定有硬伤。应该在英译的古籍上能找到,无时间细查,请愿谅。“三2.同样在应该在英译的古籍上能找到“粗陈四字”,无时间细查,请愿谅。我也是硬译为“Cu Chen Four Character” 肯定有硬伤。粗陈应该是“state one’s views briefly”.


第一位走进竹幕后的红色中国的北美新闻记者去世


第一位走进竹幕后的红色中国的北美新闻记者去世


大卫.迈尔斯.兰开夏先生是第一位走进竹幕后的红色中国的北美新闻记者.于1950年,
作为美联社首次派往中国的记者,采访报道远东,中东持续达20年之久,写下了大量有关中国, 中,远东的通讯报道,采访记事等.还写了<<桑德娜.马丁>>.最后在"环球邮報"告别了自己的记者生涯.

兰开夏先生是一位集记者,编辑,摄影师三位于一身的全能性的人材.是一位哲学上持后现代主义观点的驻外记者.那里酝酿着动乱,他就奔向那里,利用手中所掌握的一切通信工具,电话, 电报及时发回文笔简洁,优美,顺畅,准确,内容明确祥尽的报道.

兰开夏先生是第一位于1950年代前往中国大陆采访报道的北美记者,他为美联社采访报道远,中东持续达20年之久.

前环球邮报主编辑克拉克.戴维说:"大卫是一位时时有点显得慢不经心的人,这就给他个人气质增添了一种活泼,年青游荡者,一幅不拘小节的神态.兰开夏先生一生都在追求完美, 他的写作能特别令人感到惊奇的,是他拥有一种能够带着读者跟随他一道去完成一件特殊的委派的使命能力。

"他有许多令人喜爱的品质,其中最为人称道的就是他为人谦虚的品德."美联社国际新闻助理编辑马库斯.埃利森说:"于是人们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才知道他在1950年代获得进入红色中国的入境签证,而取得了一鸣惊人的成就,写下了一系列向全世界首次全面揭示了这个封闭社会的新闻报到".

大卫.迈尔斯.兰开夏生于1929年的华尔街股市大崩溃的年代之后,是罗伯特.哈罗德.兰开夏与其妻子维多利亚(坎贝尔)三个儿子中的第二子.兰开夏的父亲先后干过各种不同的工作,从音乐师到约克玈馆私家侦探.而他的母亲是"多伦多星报"城市新闻版编辑科林.坎贝尔的女儿。

当他15,6岁时,就讨厌上学,喜欢吹小号.他喜欢向人们谈及自己的一则轶事关于他在一个位于多伦多的士巴丹拿大街上的可能称之为维多利亚滑稽戏剧场里如何消磨下午时光的.当表演结束时,剧场灯光大亮.兰开夏先生从座位上站起来,正要离去,突然发现他父亲就坐在他后面, 也是旷工来这里消磨时光.不过他们父子俩人谁都不曾将这次的不期而遇告诉过兰开夏夫人。

是爵士音乐将他和音乐家迈克尔.斯诺拉到了一起.在1948年的一风雪的夜晚,兰开夏先生付了75分的加币听了三首曲子,包括肯.迪安的"Hot Seven",演奏是在多伦多西边的兰斯道内大厅进行的.之后他们俩人开始一起表演二人合奏--斯诺先生钢琴伴奏,兰开夏先生吹小号演奏的地点有鲍米海滩,联谊会所和斯诺住宅的起居室.1953年他们各自分开去欧洲.

欧洲漫游之后,兰开夏先生确信他自己一个连中学都没有读完的人竟然想成为一名驻外记者了.尽管他不曾受过这方面的任何训练---连打字的能力都没有.--他返回加拿大,说服了魁北克记事电讯报聘用他,干了四个月之后,他又转到蒙特利尔先驱报,作为报道犯罪新闻专栏的记者干了一年.


1955年回到了多伦多在环球邮报谋到一份综合报道记者的工作.已故的里查德.多伊尔在他的一本书名为"骚乱"的书中还记得他是一位爵士乐迷,性格文静,身材细长的小伙子.有一次, 他路过杨街遇见一仓库正在出售军用鼓时,就说服了好几位资深的编辑买下军鼓用来键身锻炼身体. 达文先生至今仍然将这只买来的军鼓当咖啡桌用.

兰开夏先生一生永无休止地追寻战地采访和采访报道活动新闻发布会,渴望去中国采访,至从1949年共产党的革命让毛泽东掌权之后,绝大部分的外国新闻记者就被拒之于门外.1956年9月,兰开夏先生在他写给周恩来总理的一封信中要求批准获得入境中国的签证.之后,他又强烈要求主编托姆.芒勒斯任命他为环球邮报的第一位驻中国记者.芒勒斯先生拒绝了他的要求.

巧合的是恰好此时,中国政府对外宣布将向美国记者发放入境签证.以此为契机而引发了美国国务院对红色中国实施制裁,它否决了所有美国公民申请访华签证的权力.在这之后的第二天兰开夏先生收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一封电报称你的签证申请已收到了.随即,他辞去了环球邮报的工作,求职于另外的新闻机构.很快就被纽约的美联社聘用为合约的自由记者.兰开夏先生随即乘机飞往香港, 再步行跨过深圳罗湖桥进入中国.兰开夏先生就是从1949年以来第一位进入中国大陆的美国新闻机构的记者。

兰开夏先生在两个月入境签证到期之前,采访的脚迹已达8000多公里,写下了一系列的长篇报道, 报道了在被称之为在竹幕后面生活的人民的真实情况.1956年12月15日,兰开夏先生从香港发给美联社的一篇别有情趣,又有先见之明的报道中写道:"今天的红色中国是一部有6亿个运动的部件组成的以最高速度运转的巨大的机器".它的6亿人民以共产主义的信念,万众一心,为了把一个落后,贫穷,受人贱踏的国家转变成一现代化的国家而愿意贡献出自己的一切."

"在全世界中国有最庞大的劳动力.它集6亿人民之力量,正为达到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目标---把中等发达国家抛在后面,为2000年赶上工业强国美国而奋斗".

根据兰开夏先生新闻报道所取得的成就,后被美联社正式聘用为驻外记者.

大卫.迈尔斯.兰开夏先生于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加拿大多伦多.于2007年9月10日在家中死于心脏病发作,时年76周岁,身后留下他的遗孀德迪,他的儿子迈克尔和艾德里安,儿媳劳.梅特,两个孙子,一家大小.



(编译自环球邮报,作者:菲利普.杰克曼)

2009年11月22日星期日

我的大串联之旅( 6 ) (上海行)

毛在中共一大发表演讲的蜡像
串联同时期的留影,留下对青春的回 忆
我的大串联之旅( 6 )(上海行)


晚六时开始收拾行装.提起那唯一的小包.就出门了.我的住地离杭州苏杭大运河的武林门码头不远,只隔几条街区即到达.匆匆抵达后见苏杭大运河不很宽,怕不足200—300米. 宽度和深度与长江是不可比拟的,因此,我们的先辈主要还要依靠人工开凿,工程浩大而艰巨。但是这超越生命的长度、时代的宽度、历史的深度. 拓展你生命宽度的滔滔运河水,流淌着中华的千古文明,生发出万世繁荣的基业 ...【 以前沿途河边都有青石板铺就的纤道,相当平整。桥上行人,桥下背纤行船。”但是现在纤道踪迹非常难找,岸边很少有路,多为农田或工业区所阻隔。除了苏州和绍兴一带还可见到外,这“天然” 纤道,可能大部分已经永远消亡了。赵大川《京杭大运河图说】

如果.从码头登上夜航的小客轮,夕发朝至.天亮就到苏州了..到码头一看,乘客太多,见一客轮泊靠码头,规模可容纳几百人,已经人满为患,无法登船.我在那里站了一会儿观察,感觉无机会,颇感失望.怕赶火车也来不及了.就急急忙忙的朝火车站赶去.想赶上今晚到上海的夜车. 武林门码头离杭州火车站的距离有大约3。5公里远。不算近。有公共汽车到达。乘车到达时已近晚间九点钟,幸好到上海的串联学生加班火车有八点和十点的两趟,八点钟的那趟车已经发车走了。只有挤上十点钟的这班车了。

九点半车站检票口开始验证上车。我凭学生证进了检票口,随着疯狂的人流朝停在第二站台的客车涌去,挤上车后,抢坐到一靠窗的座位。不久列车开动了,在夜色中沿沪杭线,朝上海驶去。这趟大串联的火车也是加班慢车,无专门的铁路时间表,一路上走走停停,尽是临时让道等车,车内拥挤到人只能手拉行李架脚踩硬座靠背上端从人头顶上移动的程度。行李架上和座位底下也挤满了人,空气污秽不堪,车窗外沿途所见均是夜色中闪过的田野,溪流,村庄,闪动着灯火的工厂。

因车行颇缓,平时七,八个钟头可以到达上海,现在需要十个小时的时间了。在昏暗的车上睡眠,颇为烦躁,久睡不得入眠。后渐渐入睡。五时顷醒来,后又入睡,再醒已快到八时,车内串联师生气氛渐渐开始活跃,有的用干粮作早餐食用.车上开始广播本次由杭州开往上海的串联学生临时客车将在五分钟后到达上海车站,请乘客作好准备,依秩序下车,,不要把随身携带的物品遗忘在车上.顿时群情振奋,人人皆有喜色.

五分钟后列车到达上海火车站.火车到达上海是早晨九时正,下车见上海城整个隐蔽在阴霾的迷雾中, 我提着一个小包,跟着人流一道.流出了车站,见站外广场很大.说实话我也是喜欢上海的,但我更喜欢北京的宽阔的大街,西山的红叶,一年四季晴朗的天空.天高气爽,上海和北京,这是两座对照的城市..北京是经受了文化大革命战火的洗礼.而上海是文化大革命的策源地.1965年11月10日,经过江青、张春桥评审过的由姚文元署名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在上海《文汇报》正式发表,开始正式拉开了文化大革命的序幕。 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五一六通知》下达,”文化大革命”全面开始.上海是中国无产阶级最集中的城市,是中国近代工业摇篮,更见证了中国近一百年来工业发展的历程.

我望着车站广场上人来人往的熙熙攘攘的人群,有点感到渺茫.只见有长条的红布横幅的标识张挂着,是串联学生接待站.接待站的工作人员欢迎我们来上海搞革命的大串联.我拿出学生证,登记分配住宿我被分配到外滩南京东路一个里弄居委会办事处住宿.在北京住郊区,而上海则住市中区,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接着有一部大卡车载着我们,在上海市中穿行.走过了一些大街,也走过了一些小街.大街是近代式的西洋建筑,但也显现了矮陋的街市房屋.上海这座城市的建筑是奇特的,仿佛把中国近一个世纪来近代史浓缩在里面..

卡车驶过南京东路的一条街口,在一条里弄小巷外的路边停下, 由接待站工作人员领导,我们下车步行进巷,前面显现出两幢两层楼房的建筑.左手的一幢,在正门上挂着”.黄浦区南京东路XX里弄居委会串联学生接待站”标识..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到了,这就是住宿地方了.门开在侧面,正屋是一列三间的二层楼房,共六间房,听说原是办公室,全部现临时用来接待学生.我安排在一间大房间里,地下铺着棉毯,通铺,一.人一床被盖.靠我旁边的一位来自福建的学生,,睡在他旁边是两位结伴而行的武汉人.那两武汉人踡伏在铺上,似乎睡熟了,其实一直在紧密地观望隔邻那位福建人的衣服包里是否放有钱,我明白了,我没有惊动他们.(有一天,我外出回来,见到了福建人,坐在铺上发呆.显得很沮丧.我问到出了什么事.他说他刚好外出归来,,走了一天很累了,倒床就睡.室内无人,这时 那两武汉人进来,见四下无人,两人扑过来将他按做,捜他衣服包,把包里放的三十圆钱拿走了.当时这笔钱数目不小.一下他的处境就变得很糟糕了,我看他忧心忡忡,沉默不语.我也不知道他该怎么办.)

安排好之后,时间是傍晚,我到后面的饭厅用餐,厅不大,没有什么装饰.正中放了两,三张圆桌,好几张坐凳.很快就进来不少人,围坐餐桌.我也找了座位坐下.随即,我从座位上起身,去问工作人员是否要求买饭菜票..她说不要,凭学生证与介绍信凡住宿我接待站的串联学生免费进餐.我们吃了一顿很好的晚餐,有味道很鲜美的清蒸黄鱼,我从来未吃到过味道这么鲜美的清蒸黄鱼.还有新鲜嫩绿叶蔬菜,素汤,大木桶盛的雪白米饭.

晚饭后步出门,穿过弄堂朝南京东路走去,踏上南京东路才感受到这是一条很繁华的路.路面很平坦,打扫得也很干净.时令虽然已是初冬,街市的行人依然熙熙攘攘..步出南京东路,眼前一望外滩的景色正在这初冬的夜色中,我已经陶醉于这自然的夜景中了.这正是照片和电影里面久已熟悉了的上海外滩,北起苏州河口的外北渡桥,南至金陵东路,全长约1500米.著名的中国银行,和平饭店,海关大楼,汇丰银行大楼再现了昔日远东华尔街的风采.这些建筑所具有的巴洛克式的特点,建筑物上带有尖塔,都呈现着令人敬畏的带有历史沧桑的青灰色 。与巴洛克式建筑交相辉映的是,建筑物自身却能发挥自然美.有黄浦江湾环,可以荡浆.江畔一膄膄万吨海轮轮上旗帜飘扬. 外滩的江面上所停泊的海轮、长堤、绿化带及美轮美奂的建筑群及所构成的街景,是最具有特征的上海景观 .但凡来上海的游客都要看一看五光十色绚丽多姿的上海外滩和南京路的夜景。我也一样,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的时候就步行来到了外滩延安路的路口。所看到的美景愈加显现出上海这座城市的特色.我站在江边栏杆处,任凭寒风吹拂,浑身凉透了,观景毕,我想是可以返回的时候了.慢慢地步行回住地.返回接待站休息. 第二天等待去闵行工业区参观上海重型机器厂的万吨水压机.

晚十时从外滩返回接待站,见有热水供应,盛一满盆洗脸,脚,为十数日来所未有事,虽甚吵闹,正十一时就寝.我也有点疲倦,尽管昨晚睡已移时,应该补足昨晚的睡眠了,但反而不能入眠,开始感觉着焦躁.寂寞得在铺上转展不得入眠,突然想到串联途中一些往事.荏苒之间二十多天过去了这时我还仍然很眷恋北京,毛主席接见红卫兵时的盛大场面仍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后终于颇感太疲倦了,渐渐地进入了梦乡,就寝了.

老实说我是愿意住在北京郊区的.这次却住在上海市中心区..住在外滩南京路附近很方便, 受到里弄居委会很好的接待,他们那时还为我们介绍了上海文化大革命的情况.我觉得里弄居委会组织安排最好的,伙食也是办得最好的,住宿也好.安排我们参观中共一大会址,几乎所有来沪的串联学生,上海市委都安排了他们参观闵行工业区上海重型机器万吨水压机,作为对红卫兵进行一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业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

早晨八时顷,在南京路弄堂居委会接待站人员引导下,依秩序排队登上市委提供的参观专车去上海西南郊的闵行工业区参观中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这是一部大公共客车。去的人已经塞满了这部客车,车内几乎是人挨人地站在一起,不能动掸了。乘客大部分是住在南京路外滩这一带的串联学生。

汽车往西南行,车行约一小时光景,达到闵行区上海重机厂大门。只见那一带遍是农田。客车没有停下,再一直朝前开到安装有万吨水压机的厂房门口停下。厂房立在一片空旷的开阔地上,是一座简易的厂房.厂房内中的设备,装置,一切都是中国自己制造的.然后大家依秩序下车排长队由工厂接待人员引导进厂房,参观1962年制造成功的我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厂房高大空旷甚整洁,一切设备也很周到。随人流慢慢地移动,终于见到了这个耸立在厂房正中庞然大物,,其规模宏大,电气化,机械化的程度甚高,一切设备都是自力更生建造的.

现场有解说员讲解.他的解说词主要是强调和赞扬了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我国是继美,苏,捷克之后第四个能制造万吨水压机的国家.这栋置放万吨水压机的厂房系1962年建筑的, 万吨水压机最早是在延安时代的机械专家原煤炭工业部副部长沈鸿主持下,1958年在卢湾区的江南造船厂开建,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下马.1960年在毛主席和周总理支持下上马,1962年建成.再从卢湾区的江南造船厂用重型卡车拖自闵行工业区上海重机厂安放.这台万吨水压机见证那个时代中国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结束了中国用30节车皮装载1,000吨猪肉从捷克换一个20吨电机钻的历史..(只有万吨水压机才能制造20吨电机钻).

最初闵行区的重机厂建水压机的厂房没有外墙,顶棚上盖着帆布。第二阶段才建起外墙,加上顶盖,以供专门安置这台万吨水压机.当时又适逢上海闵行工业区的建设,这就为水压机所在的上海重型机器厂新厂区的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文革”前后,作为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全国各地青年争相来参观,工作人员说,当时上海市还提供了参观专车,免费接送参观者。1965年,著名美国记者记者斯诺在位于闵行区的上海重型机器厂参观这台万吨水压机 ,他一边照像一边问:"你们费这么大劲造这样一台大机器有什么意义?"这不能怪斯诺先生友好地提出这样的问题,而是要怪我们曾经的苏联朋友和西方国家对我们技术封锁得太厉害,逼迫我们自力更生,搞出了这台争气的万吨水压机.我倒想建议,把这台万吨水压机,或者复制成一个小模型,作为礼物送给斯诺先生.这样不仅可以表达友谊,也可对外宣传介绍中国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所取得的成果.

大型锻压机是机械制造业不可或缺的重要装备,也是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更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装备,是发展航空、航天工业必不可少的装备.

归途入市后,我们欲瞻仰”中共一大会址”,车驶入一闹市区停下,下车,遂转乘公交车经由一些繁华的街道,在一些高楼大厦前经过,并驶及一个广场,最后到了一个公交车站.下车步行前往位于卢湾区兴业路76号(原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这是一幢极为普通的房屋,全用青砖砌成. 中共一大会址房屋虽然是有点古旧,大门旁的屋壁上挂有题字的牌匾:”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简称中共一大会址.

中共一大会址好象是一幢一上一下的石库门里弄房屋,曾是中共一大代表李汉俊的寓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至30日在楼下客堂间举行。最后一天因受到租界巡捕的注意,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1961年,中共一大会址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

见已有不少人聚集在门口,排队等候进入参观.我也加入了排队,没有等多长的时间,就随队列进入一大会址博物馆.我门被引进一大客厅内,有一张长方形会议桌靠右壁放着。在厅内前壁,有毛主席的半身塑像,系乳白色。室内有导游讲解,人很热忱,庄重,通标准的普通话,听说对于中共党史和民国史都颇有素养,参观博物馆,得到了他很大的帮助.最辛苦的可能就是这位向导员了,他时时要向自己所接待的串联学生指点并说明。但参观时间甚短,再加上自己历史知识和党史知识的素养不高,没有工夫作充分的研究.

关于”一大”方面的资料收集较为不精粹.馆中陈列的实物不多,大抵可能大部分都是复制品, 墙上没有见挂有参加一大代表的照片,在与会的十五名代表中包括上海的李达、李汉俊,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广州的陈公博,留日学生周佛海以及陈独秀指定的代表包惠僧,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也出席了大会。

【马林生于1883年,原名亨德里克斯·斯内夫利特,荷兰社会活动家。中国人习惯称呼他的化名“马林”。1921年,作为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在上海帮助筹备并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此后,他还奔走并促成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的第一次合作。1942年,马林在欧洲参加反法西斯斗争时不幸被捕牺牲。另一名是位俄国人尼科尔斯基,作为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代表,被郑重委派来华帮助中共建党,并在“一大”有过重要发言和建议。 原来,“尼科尔斯基”是军人出身的弗拉基米尔·涅伊曼·阿勃拉莫维奇的化名。他生于1889年,1921年成为俄共(布)党员。不幸的是,1938年,他因莫须有的“间谍罪”被捕,很快便在哈巴罗夫斯克被枪决。1956年,苏联最高法院军事委员会为他平反昭雪。--摘自网络】.

在”第一次党的代表大会”开会期间,突然有法租界华人政治密探闯入,他大约是在租界内探听到了他们开会的动向.【这立即引起了与会代表的警觉, 具有长期秘密工作经验的马林见此情景当即断言:“这一定是侦探,马上散会,会议改期改地点后再开。”按照马林的布置,出席会议的人员除李汉俊和陈公博以外,立即离开了会场。十几分钟以后,法国巡捕包围了会场,并进入室内搜查盘问,结果扑了一个空。李达后来回忆说:“当时真危险,假如没有马林的机警,我们就会被一网打尽。-摘自网络】.

1998年馆内开始建蜡像重现历史. 蜡像群生动地再现了”一大”代表围坐在长桌旁开会的情景.蜡像姿态各异,栩栩如生.在人们眼前仿佛又浮显出80年前那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毛站在桌旁,对十二名虔诚地仰望着他和两名来自共产国际的代表发表滔滔不绝的演讲.之后就要讨论关于在中国建共产党的问题.代表来自全国各地,之后还要讨论在各省建立支部的问题.”.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gOHHjADdNhP2MY55f1c8uZzjZ8C2OMtjiOl-Tbx0BG-kzmCTfcN7y3btR8j2w8IfFGyF1uQ6L4gqRSwCp7-556BkLPbkWbBGFuCmcaORgVKznEmKjxhvNsT57aNr-faT45GdKh_WYepYbk/s1600/ccp1st2.jpg

在这里我仿佛又把从太平天国的运动,辛亥革命,到第一次国内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重温了一遍.在这样的大串联之旅途中,我自然很乐意欣然地接受这样的教育而留下了印象.馆外排队等候进馆的串联学生颇多,我们只好草草参观完毕,步行出会址,在馆屋前摄一张影留作纪念.并凭学生证和介绍信购得一枚”一大会址”纪念章.(这枚纪念章随年代的推移,越显价值宝贵,呈现着一种时代的印记,觉得甚感亲切,后终四处找寻不可得.在上世纪80年代中的一天,大概我有事外出,工人上门装修房屋离开后.我返家回来骤然见发置纪念章的箱子被翻动得七零八落.纪念章已不见了踪影, 可能是装修工人顺手借用了.我非常可惜那枚在大串联途中买下而又珍藏了二十年的纪念章. 纪念章丢失了,回忆潮却在我心里盘旋,留下的却是无限的愁怅.).

天气阴冷,馆外仍见排队参观的长长的队伍.我复由原道回接待站.市内有些建筑物也看得出相当讲究,爱用紫红色与青色,表示着上海地方的华丽色彩.这应该是上海近代文明的象征.到里弄居委会接待站食堂里用晚餐,来自全国的各省的串联学生差不多都聚集在这儿,但也有趣,大抵有时是依着自己的省籍,自然而然地分据着席面而坐。来自五湖四海的人都有,同样地受着招待。在这儿遇着一位成都来的老乡,她是成都四中高二的学生,她的父亲是军人,她就算是军干子弟,是以红卫兵的资格外出串联的。在串联之前,她就与校内的高干子弟和出身好的同学发起并组建了红卫兵组织,当时我们差不多很多同学都知道这个造反派组织,在外是名声大振的。我们互相简单介绍之后,认识,她与她的同伴刚到上海不久,也是将计划南下去广州,但途中先要去韶山。她的身材适中,两颊和嘴唇很红,眼睛明亮有神,头发梳成两小辫子,一身绿色的旧军装,,这在我习惯了看阴丹蓝布的眼睛不免有点眩晕了。饭后,互相告别,并祝旅途保重。

我也有点疲倦了,并不是有意像其他的串联同学,还要外出去游览市容,便退回寝室,也选了一把椅子坐在上面。思绪还流连在一大会址。这是二十世纪初中国历史长卷中的一幅插图,它再现了出席一大会议代表的雄图大略,充分形象化地寓意了他们为改变中国,所极尽了的爱国的热诚。与帝国主义,反动的买办大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进行了殊死搏斗,备极艰苦,终得胜利,走向辉煌.

我住的房间系楼房,十几个`人独居一室,甚为清洁明亮。这房是属于里弄居委会的公房.它位于靠近外滩的闹市区.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和经济城市,不像世界上有些城市有新旧二城之分。只是后来另外在郊区再另建一些工业区.有不少工业区系1949年建国后所建立,但城市已充分现代化,街头有电车,人民广场周围现代建筑环绕,外滩建筑颇有西洋风味,色尚青灰色。。如果向旧城区走去,则建筑的现代化程度逐渐减低。很多里弄的街路多以砖石铺路。墙屋外挂满了晒洗的衣物颇带东方情调。在文革的岁月中,街头已见不到被称为“东方巴黎”的奇风异俗。每见路人多着青蓝色的服装,也有不少学生摸样的年青人着草绿色的军装,女士喜扎两小辫,以一幅矫健姿态出现。

【上海地处东海之滨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还没有模样,正是在那个时候,上海才开始从一个小小的县城,变成华洋杂处并五方杂处的商埠。发展到20世纪初,上海已经变成中国第一,甚至远东第一的大都市.--摘自网络】.上海人大都是从1860年代开始,由江浙,皖一带迁入,系这一代人的近亲,风习自有相近者。男女均操柔和的吴语,江浙一带的方言也互通,大家相互间无语言障碍。还是处处感觉到这是一座带西方风味的城市。

次日十二时过,乘车往参观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简称上海交大,英文名: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JTU)), 是近代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学之一,同时是全国首批七所211工程和全国首批九所985工程院校之一。其前身是清末洋务派政治家、实业家和福利事业家盛宣怀于1986年创建的南洋公学,后曾易名南洋大学、上海工业专门学校,民国后期称为国立交通大学。1959年,更名上海交通大学,1999年合并原上海农学院,2005年合并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1959年改为上海交通大学.--摘自网络】.

上海交大主要是工科大学,师资力量雄厚,图书馆藏书颇富上海交大处于市中区,文革的气氛颇为喧闹,校园内人员甚多,也有不少的外来的串联学生,大字报专栏处处林立, 大字报内容差不多都是文革时期各个地方所常见的形式.接发批判校党委书记,校长,反动的学术权威,打倒1965年11月—1967年2月任上海市长的曹荻秋和市委书记陈丕显触目皆是,应接不暇.显明地是这些大字报的内容都是过于前卫,文化大革命的发源地上海确实是用了全心全力所演出一幕悲壮的文化大革命的历史剧.

在我,无宁是喜好与否,剧情也是因为波澜壮阔的历史是以波浪式的曲折弯弯延地在面前铺展开,时而迤逦曲折,时而平坦如砥,弯延地向前发展,这出文化大革命的历史剧也并不缺乏历史的时代意义.当我回想往事,再来读这本文革的剧本的时候便有这种感觉,这部剧本本身便具有着高度的文化历史意义.而在那段风云激荡的历史中所发生的政治事件、所具有的情节展示那段岁月中,所涌现的各类人物,均为人们所熟知,并将为作为历史的遗产留给后来人们津津乐道和评头论足。 ... 这部文革作品本身既是历史的,又是鲜活的、个性化的、意味无穷的、充满想象力的,在对历史进行深刻揭示的同时,实现着对现实主义的追求和理想 .... 从这个意义上讲,为以后文革的现实主义的创作开辟了一种道路,达到了一种高度,并为今后的文革的现实主义的创作题材领域的文学创作显示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在校园内转了一小时的光景,在一大字报专栏前停住了,见有几个人过来拿了一把扫帚和一个浆糊桶来贴大字报.那是一把扫地的大扫帚,有四尺长的光景,有把柄,用起来好象很方便,但看他们悠闲地把浆糊涮在大字报专栏上,似乎也不十分费力便把大字报贴上去了.我走上前去看了一下,看见也是炮轰校党委的大字报.马上也有些人围过来观看.大家当即开始阅读.大字报用语确生动活泼,有些文革的习惯语竟然至今记得,如: 思想文化战线、思想宣传战线、思想政治工作战线。资产阶级十七年反动教育路线对无产阶级专政等”之类.这些大约就是文革时代很流行的语言.如果对当今的年轻一代而言, 文革的习惯语就会嫌过于佰生了.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heZ6D-GayLwABVA-0cXrnEEiqvs5cDE7Z2IVuIhYilgWOJbm5z9W7ClId1MNEyMmHHwqaKlBbG39yMb_Cx86O13nqVjYuW6LkWqdaUnAcid_PL8gnLRiY-UtK9VF6WooGqAPC1KxTdxd_B/s1600/DSC00317.JPG
因为时间关系,仅仅阅读了一部分大字报.看大字报告了一个段落,就随大家去参观校内各个系的建筑物.校园的规模还是不算小的, 校园内还是有些很古老的建筑, 校园内有些地方,肃穆清冷,颇多雅趣,.大概因为是在大串联期中,学生及一部分教师都到全国各地串联去了,剩下在校内搞文化大革命的人不太多.本来打算再去参观校园的一些景点的,但终感有些疲倦了,便在校园内一个园林里散步了一会儿.经过大校门,走回到大街上,拟乘公交车返回.

五时半回接待站.在大门口,复遇一室友称,接待站的客房听说已经住满,,在我们房里,临时又安上三个铺位,住了三个人,免强住下.在食堂里用了晚餐,将近八点钟的时候,接待站工作人员来看望我们,有五十上下的年纪,人很精干.精神非常焕发.接待站工作本身就已经繁琐过重,但他沉着而且彻底,他丝毫也不焦躁,事事都细心照料,真是值得佩服.他的心境,我们的心境,其乐可知.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国先贤哲人孔子的这句话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因为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它代表了中国人天性好客的生活态度。

从接待站工作人员在对待客人的态度,可以看出不同文化的一些端倪。中国人传统的生活习惯中,有与人为善的美德,也有将客人看得至高无上的习惯。有朋自远方来(来得越远越尊贵),那是一件大事。需要隆重接待,从客人来,到客人去,是一系列的精心安排.

真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种下仁惠的友情者得到仁惠的友情,在这儿真是很具体地被形象化了.从十月底离开成都以后,转瞬已就过了二十几天.初出来时只预计准备呆上二十几天,带来几件衬衫和短裤之类,换了便没有洗,接待站连洗澡的条件都不具备,有到那里去洗衬衫和短裤呢?

上海的串联生活是快要结束了,因此我便准备明天晚上乘火车,沿湘沪线前往广州.此刻,回忆起来,这倒有趣得很,我倒希望广州不会成为我人生旅途上大串联的最后一站.我原以为,在串联途中肯定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啊.但有政府设置有那样多慷慨的接待设施,是的,我也感觉着应该满有革命的人道主义的意思.

返回寝室已晚十时过,大多数室友已归,预寝.言十一时倾曾有人来访,是隔邻的一位好友的客,料会带来不便,他颇觉抱歉.我很疲惫不堪了,很快就沉入梦乡,做了一连串不成条理的怪梦.爬上飞驰的南下广州的列车,因乘客太多,挤不上列车,差点跌落到路轨上………...日子过得既紧张又快乐.阔别成都才二十几天,很想念故土.我考虑在上海的串联任务算告了一个段落,我是可以走了.决定只身南下去广州.

第二天下午六时,我提着我的行李---一个小手提包,一个人前往火车站,乘车南下去广州,离别室友,我和他们握手告别了.出门晚风感觉寒冷.有接待站工作人员出门相送,临别时握手,依依不舍地告别.当晚到广州的火车有八点和十点的两趟,十点的是串联学生专用车.我就打算乘这趟车去广州,便要告别住了近一周接待站,就要匆匆南下了.我和接待站工作人员握手了.我也和同寝室的寝友握手了,我不断的说”谢谢,谢谢”.我出了门,他们也出了门,其中的一位还再走上前来与我再一次握手告别.

八时前赶到火车站,我要乘的是”学生串联专用车”.起初被停靠在第三站台,后要发车时,被分配停靠第一站台.这是一列普通的列车,没有餐车,卧铺车,上车后,甚感非常拥挤不堪.我 想起来了就是在上周的同一天晚上---也是这样一个寒冷的晚上,我孤身一人便乘沿沪涌线驶行的沪杭火车,由杭州车站动身去上海.在严冬的黑夜中火车快要开了,我从窗口伸出头去再望了望大上海,一座历史的名城,一座拥有中国工业近代史的名城,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我就要告别你了,短短的几天相处,留下了这么多鲜明的印象,整整二十三年后1989年夏天我才旧地重游上海.


2009年11月7日星期六

英译:【康定情歌】又名【跑马溜溜的山上】(修改版)

英译:【康定情歌】又名【跑马溜溜的山上】(修改版)
英译:【康定情歌】,又名<<【跑马溜溜的山上】

溜溜调

【Kangding Love Song】 (Also named as: On the Horse Racing Hill)

To the Tune of Liu Liu

跑马溜溜的山上,
一朵溜溜的云哟,
端端溜溜地照在,
康定溜溜的城哟,
月儿弯弯,
康定溜溜的城哟.

Above the Horse Racing Hill,
There is a white cloud,
Just right drifting
On the serene Kangding city.
The cresent moonbeam,
is shining on Kangding .

李家溜溜的大姐,
人才溜溜的好哟
张家溜溜的大哥
看上溜溜的她哟
月儿弯弯,
看上溜溜的她哟.

The Lis'young girl,
who is pretty ,
The Zhangs' young lad,
who takes a fancy to her.
The moon curving,
He takes a fancy to her.



一来溜溜地看上,
人才溜溜的好哟,
二来溜溜地看上,
会当溜溜的家哟,
月儿弯弯,
会当溜溜的家哟.

Both because of taking a fancy to her ,
And admiring her abilities to manage household affairs ,.
The moon curving.
Admiring her abilities to manage household affairs .

世间溜溜的女子,
任我溜溜地求哟,
世间溜溜的男子,
任你溜溜的爱哟,
月儿弯弯,
任你溜溜的爱哟.

There are so many beautiful girls in the world,
I can woo whoever I like,
There are so many handsome young fellows in the world,
You can choose to love whomever you want
The moon curving,
You can choose to love whomever you want。




















2009年11月1日星期日

我的大串联之旅( 5 )【杭州行】



我的大串联之旅( 5 )【杭州行】


上图为烈士蔡永祥相。[资料图片]和蔡永祥纪念馆墙上的宣传资料基本脱落

离开武汉又是晚上,坐的是一列开往杭州方向去上海的拥挤不堪的串联学生专用列车.列车究竟停靠第几站台,已没有记忆了.这是一辆加开的普通的临时客车.很晚了站台才开始广播通知去杭州,上海方向的串联学生凭学生证上车.自然也是人潮来势凶猛得很,好不容易我们俩人才挤上了这趟车.在漆黑的夜色中火车慢慢启动了,我从窗口伸出头去看见,站台上还有不少人挥手向车内人告别.列车出站后就加快速度,不一会儿灯火辉煌的武昌火车站就被远远抛进茫茫夜色中不见了踪影.

车内人声鼎沸,夹杂着各种方言,有东北话,闽南话,江浙话,四川话,湖北,湖南话,广东话.在一片喧闹声中,大家都好像都还沉浸在大串联的喜悦中.虽然时局在大动荡,大分化,我的心境也随着大动荡,大分化.新的机灵和耐性,我实在是很佩服的.在文革一开始,他经历的处境应该比我艰难曲折得多,因为好歹我父亲还是厂领导干部,文革一开始还没有受到冲击.他就要艰难许多了.我们从成都火车站登上列车,开始大串联那一刻起,他就是乐观的,总是鼓舞我们,安慰我们.时而为我们勾画全国大串联的路线,时而又给我们讲解各革命圣地,历史古迹的历史文化背景.带给了我们无限的乐趣.他说杭州钱塘江旁边蔡永祥烈士的墓一定要去瞻仰,还要陪我去游西湖,虎泡泉.

我自然很乐意.新是生在成都,在成都长大.我母亲是生在成都,在成都度过了她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抗战前,我外祖父为了生计,把我母亲全家从成都迁居到长江第一城宜宾.我在宜宾出生,在宜宾度过我的童年,因我父亲调工作到重庆,1956年11月我们全家从宜宾合江门码头乘一膄小客轮顺长江东下经泸州到重庆,有我们不少亲戚在码头上送行.我在重庆度过我的部分童年和少年时代.后又因我父亲从重庆调工作到川北的重镇江油,1962年春季之后,我母亲把我和我妹妹的户口迁入到成都,借居亲戚家.我和我妹妹就留在成都求学.

这次能够大家结伴外出大串联也许是一生中最难得的一件事.新说他临走之时,他父母亲问他:”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他竟然回答不出,眼泪更是有点汹涌了.他自己最大的愿望随着急风暴雨式的文革时代来临之际.能够到北京,自然是他多年的宿愿,但把孤独的父母亲留在成都,他的心是很难受的.他很想念父母亲了.临走时他父母亲接连问他:究竟什么时候回来呢? 他竟然久久回答不出.多么思念留在家中的父母亲,他又多想去抚慰父母亲那颗受伤破碎不堪的心,他于心实在难忍,心里总有点黯然酸楚.为父母亲的原故,他决计杭州串联完后就返回成都了.他去意甚坚.我感到很抱歉,没有新同行,实在是美中不足的一件憾事.但他返回父母亲身边团聚比与我同行更重要..在十几天的串联之旅途中,我们所曾经历过差不多每一个难忘的场面都不断地交错地在我脑海中迅速地转换着,但一想到新同学的即将离去便突然感到心一阵阵隐隐作痛..和朝夕相处的新就要分手了,实在是厚情可感.而在我心里暗暗地祝福他能够平安地返回成都与父母亲团聚.

.列车走走停停经过了一夜,已经足足运行了十几个钟头,晨九时过就快要到达杭州., 火车经过杭州钱塘江大桥时列车慢慢地停了下来,很多人下车, 我和新也随大家在钱塘江桥头下了车去瞻仰蔡永祥烈士墓和纪念碑.参观时,旁边 安排有解放军--蔡永祥烈士的守桥战友在旁为我们讲解.1966年10月31日【解放军报】刊登<<一心为公的共产主义战士>>报道,祥细地介绍了他的英雄事迹,后为各大报广为转载,深深地感动着全国人民.在文革当中,他与雷锋,王杰,欧阳海,刘英俊等齐名,同列为时代的英雄.在全国名声大振.

【据(黄炳元de网络杂志)称:”1966年10月10日凌晨2点43分,天下着蒙蒙细雨,由南昌开往北京的764次旅客列车风驰电掣向钱塘江大桥驶来。在大桥南岸执勤的蔡永祥借着列车灯光,突然发现距桥头40多米的铁轨道上,横放着一根大木头!20米、10米、5米……在危及旅客生命和大桥安全的千钧一发之际,蔡永祥置生死于度外,迎着列车飞奔而上,奋力抱起大木……列车脱险了,旅客的生命安全了,年仅18岁的蔡永祥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蔡永祥牺牲后,被南京军区荣记一等功,并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批准他为革命烈士。”;】

晨八,九时,天气非常阴沉,有寒风,有点像北京的冬天.很冷了.烈士墓碑设在离桥头不远处,很简陋,碑上镌刻有蔡生卒年月和英雄事迹.事迹很感人,人们络绎不绝地前往在他墓碑前默哀,向他表达最深的敬意.有人还当场涌出热泪.我们也前往肃穆地立在碑前深表敬意.我们两人在碑前静静立了一会儿,才依依不舍地转身离去.从钱塘江大桥到杭州城区还有大约五,六公里远,听说桥下不远处有公共汽车站.我们费了些时间,步行下桥走上公路.幸好路傍有指示牌指示,我们又继续朝前走,在公路上走了大约两公里的光景.虽然是初冬,天气阴晦,北风阵阵呼啸,还没有下雪,道路冻硬了较滑,路上遍布着拳头大小不等的冰块,在肃穆清冷,空旷的路面上被我们踢得哗啦哗啦地乱响.我感到很新奇,我的故乡蜀地川西坝子现也是初冬了,天气却还较温和,冬季很难见到路面积雪和冰块.

途中遇着一位行人.他正是往车站去,我们就结伴顺他一同前往.走了一会儿,走到了公共汽车站,已经有人在那里等车了.侯车约半小时,一公共交通车到,乘车,经由这条公路进城,从车窗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眼前闪过的是远近散布的农舍和收割后的稻田.---快要到达杭州---杭州是历史名城----曾是五代吴越国和南宋王朝两代建都地.是南宋朝代的旧都,当时都市的繁荣昌盛程度就甚高,市内八九世纪,十二三世纪时代的古迹甚多.. 杭州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跨湖桥遗址的发掘显示,早在8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距今50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被史界称为文明的曙光。 五代时的吴越国(公元907年-978年)在杭州建都。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高宗南渡至杭州,升杭州为临安府。绍兴八年(1138年),南宋正式定都临安,历时140余年。

杭州历史悠久,自秦时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历史。,是我国八大古都之一。被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赞叹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杭州古称钱塘。隋开皇九年(589年)废钱塘郡,置杭州,杭州之名首次在历史上出现。杭州是个自然跟人文结合最好的美丽的城市,西湖西边,那是有着迷幻色彩的自然,沉淀了太多的历史。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从此揭开了杭州发展的历史新篇章。车行几十分钟即到达杭州火车站.

【( 杭州火车站是原两淮盐运使汤寿潜(1856—1917年,浙江萧山人)为公司经理,着手筹办浙江的铁路建造事宜。时年50岁的汤寿潜就这样进入了浙江铁路甚至中国铁路的史册。他顶住来自清廷和列强的重重压力,通过动员“工商各界、缩衣节食、勉尽公义”来公开投股。在爱国激情的召唤下,从绅商到普通百姓认购极为踊跃,1909年(宣统一年)开始修建杭州城内的火车站,1910年才将清泰门站迁移至城内,改称“杭州站”,因是城内之站,所以人们又习惯称“杭州站”为“杭州城站”。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爆发,同年8月13日,淞沪战事发生,10月13日、15日,日本鬼子对“杭州城站”进行了两次轰炸,大部分站房被炸毁,1937年12月24日,杭州在日军的铁蹄下沦陷。

杭州城站后经修复,再搭出临时棚才勉强维持运营。1941年日伪当局出于自我的需要和迫于社会各界爱国群众的压力,不得不考虑重建杭州城站。据收藏在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日伪资料中查出:杭州城站于昭和十六年(公元1941年)三月二十六日开工,经过整整一年的建造,于昭和十七年(公元1942年)三月二十一日竣工,不久就投入了运营。

原杭州火车站建筑于1909年  后毁于1937年8月13日淞沪战事发生,10月13日、15日,日本鬼子对“杭州城站”进行了两次轰炸,大部分站房被炸毁。1941年3月开始重建。新建的杭州城站采用日本奈良时期的古建筑形式,砖木混凝土结构、大屋顶、绿色琉璃瓦、清水墙体、斗拱飞檐,檐口角上有4个铁铃,寓意吉祥如意.摘自于网络)】.

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和杭州古城交相辉映,成为杭州的标志性建筑。这一建筑一直延用到1997年。进入火车站广场, 公车停下了.司机说:”已经到了杭州城站火车站,前面显现出火车站建筑结构的都市的现代化程度不高,但样式甚古典。我们在火车城站广场下车后,见车站上已有很多来往的串联学生.有一条的红布横幅的标识张挂着,在寒风中摆动,是欢迎全国学生来杭州串联的接待站.看来已经挂了有一段时间了.

我们旋即去此接待站排队登记去广场串联学生接待站报到,被导入一离火车站不远处一接待站住宿,离西湖不远.园舍甚整洁,一切设备也很周到.有摆通铺的寝室,有食堂,还有阅览室.每天七,十二.六等时进食.安排好住宿处已过午12时,中餐时间已过,因未进食,感觉肚甚饿,难耐. 我们被旋即安排用午餐, 因饥饿的原因,吃的饭菜还算丰富味道佳.口味清淡,好象有清蒸鱼,炒肉丝,炒青菜, 盛满大米饭的大木桶旁,还摆有一大瓷盆素汤味鲜.

饭后,我们两个人,新和我,各人手提着一个小包,走出了接待站大门,跟着众人一道走向大路.有不少行人,这里离西湖不远了---先往那儿去呢?我向新商量----到西湖去逛逛吧.我们沿着马路朝前走,也经过了些小街.最引人注意的是文革中或文革前的城市大多数都是矮陋的街市房屋居多,但杭州也是这样整个城市显得破破烂烂的,有时在矮陋街房之中每每突然有现出一两幢中西合壁式的建筑.看起来,实在有点不大调和.彷佛把十几个世纪的街景浓缩在一个镜头中.

然而通往西湖的大道是现代,宽畅.突然走过一段路口,前面显现出西湖一泓碧蓝的湖水.那白堤上的深浓翠绿色的垂柳,肃穆而葱笼地呼吸着西湖的翠绿,使得那西湖翠绿的神秘意也就更加深厚了走过断桥上了白堤,两边的垂柳在细雨中格外娇嫩。湖对面层山起伏,在雨中显得朦胧而诱惑。一路前行.我们沿着白堤往西走,我们的心境有点暗淡了起来,已是初冬季节。

含孕有相当浓郁的阴冷的气息。途中观赏了一些景致,自然是有些冬景的味道,如象垂柳有些枯色之类,,但还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感触到西湖风景秀逸的地方。如果是春暖花开的时节来,景色则会迥然不同,则堤上万条垂下绿丝绦,莺哥燕儿在草地上嬉戏,在柳树丛林中歌唱,歌声清脆婉转。穿过绿地,来到西湖边上,这天是阴沉的,一湖碧水春波荡漾,美丽极了。堤两边都是垂柳,白,苏堤两岸的风物都历历如画.我们缓步,把苏堤,白堤绕了一圈,在一亭子处略坐片刻,便起身朝灵隐寺方向走.

我们想顺便再参观一下灵隐寺,往东北行,不一会儿到达灵隐寺大门,只见寺内满园迸着青绿的枝叶.庙宇凝重,气韵浑厚。庙墙上涂抹着青灰色,已经斑剝了。庙宇建筑时一定是费尽心血的.可惜文革时期无法维护,颇显荒芜的景象.游人说,他前次来时这座千年的古剎时,它差一点儿被一把火焚毁。文革初期,当杭州市中学红卫兵在文革的激风暴雨骤然兴起之时,立志要扫荡旧世界遗留下来的一切,已串联了众多的红卫兵打算奔赴灵隐寺,把它焚之一炬.在此关键时刻,浙江大学学生急电周总理要求派兵保护.周随即指示杭州驻军与浙大红卫兵合作,围住灵隐寺,使之免于被焚烧而毁于一旦.假如当初灵隐寺被焚毁了,望着眼前掩映在这初冬季节中仍浓绿的树木丛中的寺庙,我们将会留下多么遗憾的感觉.

西湖靠近城区的话,虎泡泉寺就紧贴在山蔍.比起西湖的秀丽来, 虎跑泉寺是更为俗化了.这么样有名的一座古寺就近在眼前,山道并不高,山道多由年代已久的石板铺就,多少带有些古意.一望满山的松柏树已经成为蓊郁的树林了.坡上颇多乱草,受水气润泽,特为茂荣。庙宇和墙壁都涂成了青灰色.山门上的装饰和庙内的佛像已荡然无存,这或许也就是所谓”破四旧”一种表现吧.因为年代久远,记忆较模糊,寺的正殿背后是一泓清澈的虎跑泉,正殿有一座宽敞的茶室,前面的窗下摆着一排茶桌.来这儿吃茶和游行的人不少,但大都是来杭的串联学生,这倒也并不是很坏的事.窗外是满山遍野的树林。应该是风光明媚的地方,但不知怎的却没有引起新同学的美感。可能是他思父母亲心切。他嫌这里还不够幽静,林深,植被茂。假使是在蜀地的峨眉山的清音阁,山高,林深,苔滑,幽谷,逸林,瀑布流水潺潺,茂密的植被看起来会更有一番情趣的。这也是很难得的一方静土,特别是在那“文革风云变幻的年代“。这也算是一方圣地了。

茶喝到口味清淡的时候,我们起身下山转去浙江大学。【1897年初,即光绪二十三年,杭州知府林启在汪康年、陈汉第和浙籍朝廷官员朱智的大力协助下,建立新式学堂,经浙江巡抚廖寿丰同意,定名为“求是书院”。书院位于杭州蒲场巷(今大学路)普慈寺1928年2月28日,中华民国大学院发布训令,决定将国立第三中山大学改称浙江大学。浙江大学校长蒋梦麟致函大学院,提出:“请钧院提交大学委员会后议修正,准于大学名称上仍加‘国立’字样。”蒋梦麟的提议经大学委员会议同意,“国立浙江大学”这一名称从此得以确定。举校西迁

  1937年7月7日,日军进袭卢沟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中国的大学也面临选择。一些大学宣布解散停办,一些大学则在日本帝国主义的刺刀下面屈辱求存,而浙江大学选择了举校迁徙流亡办学的艰难长征。

  从1937年11月11日开始,竺可桢校长率领全校师生员工及部分家属,携带大批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开始西迁,历尽艰辛,经过四次大的搬迁,行程2600余公里,足迹遍及浙、赣、湘、桂、闽、粤、黔七省,先后在浙江天目山、建德,江西吉安、泰和,广西宜山,于1940年1月到达贵州,在遵义、湄潭、永兴等地坚持办学,直至抗战胜利于1946年5月返回杭州。其间还在浙江龙泉创办了分校。摘自于网络】好象著名的电视剧"围城"所描写的故事就以浙大抗战时期西迁时发生这段轶事为背景展开的.

  浙江大学西迁办学历时8年半,和中国人民的伟大抗日战争基本同步。浙大在艰难困苦的历史条件下,于炮火声中弦歌不断,为中华民族保留和培养了一批科学文化精英;避居乡野而励志科学创新,因成果卓著而被称誉为“东方剑桥”;确立“求是”校训。离西湖不远的浙江大学区域,当时应该算得是杭州的文革中心之一吧。
 
1966年风云突变,从“文革”运动一开始,浙江大学就立刻被抛到了漩涡中。因为浙江大学在全国造反特别早,在聂元梓大字报发表的第三天,浙江大学就贴出了一大片大字报,矛头直对着院党委。学校就此分成两派,一派要打倒旧党委,一派就开始保。这个划分很明显,原先的一批班干部成了保守派。浙大红暴会(全名“浙江大学红色暴动委员会”)的命名和成立.

天空是阴沉的,走进浙大校园,看见到处都贴满了密密麻麻的大字报.感触是有点眩目----我在当时浙大行政大楼东南一楼走廊拐角处走过来------迎面所见大字报栏上张贴着的打倒校党委书记刘丹,陈伟达和省委书记江华的大字报,阐述的内容有推行资产阶级,修正主义的教育路线,反对毛泽东思想等等,资料内容极为丰富,真令人目不暇接。

它却真实地反映了浙江省,杭州市当时文化大革命的真实的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向,这些文化大革命的大字报对公众舆论究竟发生过哪些有益的影响?对文化革命之前和之后的负责任的祥尽理论,在中国多如牛毛的出版物中还不多见.当今时代的变化在中国或在世界对文化大革命存在的看法已发生过什么样的变化?我认为文化大革命作为一种社会运动历史的挑战应当在中国现代史,世界的思想史上占领一席之地,因为通过分析与定量分析来验证引起世界震惊与争议有关文革10年的书籍和杂志文章的有理性化和说服力的文章内容不多。

浙大的校园也是很大的.我们在校园内转了好一会儿,终究感到有些疲惫,慢慢步行出校园回接待站。回接待站后吃了晚饭,疲惫不堪躺在上休息。有人进来,是刚到的串联学生。他们是才从上海赶过来的,已经将近六,七时。晚餐时间已过,因未进食,大家又饥又饿,甚为难耐。安顿好自己的床位后,足足等了半个钟头,连腿都很发软,无力了。伙房的工作人员一直在忙碌,为他们准备可口晚餐,很快就端出晚餐,他们旋即狼吞虎咽一扫而空。今知有饥饿,自是甚感愉快事。我实在佩服厨房的工人们的敬职敬业的精神。

晚间新同学对我言明,他明日将离开杭州返回成都将与父母亲团聚,特此向我告别。他送我一枚串联途中买的毛主席纪念章上面有浮印的毛带军帽,穿军装的头像并配有抽象的闪光的装饰。留作纪念。自从我们踏上大串联之旅以来,新同学以一贯的情谊关切着我们,我很感激他。我希望他平安地回到成都,把我的真诚祝愿带给他父母亲,并祝愿我们友谊长存。第二天早晨,在接待站大门外彼此分手。我们互相握手道别,互祝旅途尊重。依依不舍地目送他渐渐远去。

因新同学早建议我从武林门码头乘夜船,沿苏杭大运河前往苏州,再转道去上海,感觉着这一定是一趟浪漫之旅。我欣然的接纳了此建议。我返回接待站整顿行装。退了铺位。出接待站后,乘公交车搬去了武林门码头附近一个接待站,安顿好之后,我走出接待站,去市内盘恒了一会,又回到武林门接待站,休息了一个钟头的光景,已忍饥耐渴的等待接待站食堂要开晚餐了一---不一会接待站工作人员过来告诉我,叫我快去进晚餐,接待站的工作人员这样在细微的地方,事事关注,使我感激.

我进了食堂,坐在食堂里的一席,我对工作人员说明我钱不多,他说不要紧,接待站不收我的钱.我便很高兴地怀着谢意,去食堂窗口取饭菜.好象有清蒸鱼,炒肉丝,炒青菜,外加一大碗白米饭,我狼吞虎咽,一扫而空.餐后回住房休息,又遇见新来的串联学生,互相表示敬意,简单地自我介绍一番.可惜我依然客气着,没有攀问他们的姓名.我太疲惫不堪,好好休息了.决定明天晚间乘苏杭运河客船前往苏州,转道去上海.